欢迎登录郏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数据分析】郏县2024年1-12月份经济运行情况
日期:2025-01-20

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县上下严格落实各级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和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完整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锚定“高质量跨越赶超”,深入实施“工业立县,产业强县”战略,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1-12月份,全县经济运行稳定,主要经济指标保持较快增长,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一、2024年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全县地区生产总值总量为233.76亿元,同比增长4.5%。分产业看:第一产业30.08亿元,同比增长2.7%;第二产业84.03亿元,同比增长6.5%;第三产业119.65亿元,同比增长3.4%。三次产业结构为12.9:35.9:51.2。

(一)全县粮食播种面积94.52万亩,总产量36.73万吨,同比增长2.72%,单产388.63公斤;其中:夏粮播种面积46.52万亩,夏粮总产18.99万吨,同比增长5.26%,单产408.12公斤;秋粮播种面积48万亩,秋粮总产17.75万吨,同比增长0.14%,单产369.73公斤。

(二)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9%(全市5.3%),较1-11月加快0.4个百分点,六县市排名第三;其中,当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1%。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增长-1.9%;制造业增长12.4%;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33.7%。

二、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9.0%(全市6.6%),较1-11月份加快11.6个百分点。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同比增长-67.8%,第二产业投资增长26.5%,其中工业投资增长27.3%,第三产业投资增长-5.2%。民间投资同比增长0.9%。

三、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5.6亿元,同比增长6.0%(全市5.4%),较1-11月份提升0.2个百分点,六县市排名第二;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完成26.3亿元,增速18.4%。

四、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5.07亿元,同比增长0.2%(全市-5.1%),六县市排名第五;其中,税收收入完成10.5亿元,增长4.0%。税收收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为69.4%。

五、“规上”企业513家。分类看:工业200家、批零136家、住餐63家、服务业53家、房地产业27家、建筑业34家。

六、全县共完成“规上”企业入库60家。其中:工业16家、批零28家、建筑业5家、住餐10家,服务业1家。

新入库固定资产投资项目79个。

二、经济运行特点

全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0.5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比由去年同期的12.7:36.0:51.3变化为12.9:35.9:51.2,第一产业占比上升0.2个百分点,第二、第三产业占比分别下降0.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高于整体增速2个百分点,是拉动经济增长重要力量。

工业方面保持较快速度增长。连续高增长且整体增速呈现回升态势,累计增速提高0.4个百分点,当月增速提高6.4个百分点。三大门类中,制造业较快增长、支撑明显,全年占比达85.2%,快于全县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1.5个百分点,拉动规上工业增长10.4个百分点,17个制造业行业大类有9个正增长,增长面达52.9%,其中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分别增长152.6%、379.0%,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85.3%,主导产业实现高质高量增长。投资方面大幅度回升,与全市平均水平差距从落后9.7个百分点,到如今领先全市2.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起到关键支撑作用,其中工业投资带动效果最强。消费方面,消费市场持续回升。市场规模逐步扩大,增速连续加速上升,其中限上企业消费市场活跃,呈现高速的增长态势,对消费市场持续增长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下一步,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聚焦强化经济监测、抢抓政策机遇,聚焦助企纾困、强链壮群,聚焦抓实项目、激活消费、扩大开放,聚焦创新突破、蓄势增能,聚焦改善民生、增进福祉,切实增强经济活力、防范化解风险、改善社会预期,持续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


版权所有:郏县人民政府     主办单位:郏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电话:0375-5161058 网站标识码:4104250001
ICP证号:豫ICP备17048361号-1  公安备案: 豫公网安备 410425020001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