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渣园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牢牢抓住党的建设这一主线,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础上,较好地完成了县委、县政府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保持了社会事业稳定健康发展,先后荣获平顶山市五四红旗团委、平顶山市残联疫情防控工作表现突出基层残疾人组织等荣誉称号。现将渣园乡2022年工作开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2022年工作开展情况
(一)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预计今年全乡实现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7万元,规模以上制造业增加值增速占GDP比重48.8,同比增长10.2%;社会消费品零售额4.31亿元,同比增长4.1%;第三产业增加值3.75亿元,同比增长13.1%;财政收入23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3205元,全年新入库规上企业2家,投资入库7家,完成比重77.8%。
(二)招商引资及项目建设
一是本着开局即决战的工作思想,全员上阵抓招商,通过“视频连线”等方式,访问和对接厦门新页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21家,初步达成投资意向项目4个;全乡新开工千万元以上项目4个,谋划、跟踪项目8个;二是扎实开展服务企业“新春大走访”及“万人助万企”活动,助企干部变身政策“宣传员”、项目“代办员”、问题“协调员”,深入企业30余次,帮助协调解决问题10余件;三是持续做好“一站式”全程代办服务,为企业全程代办营业执照8份。
(三)疫情防控工作
一是切实做好“外防输入”工作,在全乡设置疫情防控服务点26个,严格落实卡点值班值守制度;二是强化政策宣传,线上线下齐发力,引导广大群众提升防护意识,调动群众参与疫情防控,营造浓厚防控氛围。三是开展全员核酸检测,做到应检尽检;四是全面推广使用“场所码”,全乡各类公共场所申领“场所码”1700余个,实现了场所全覆盖无死角。
(四)人居环境改善及乡村管理工作
一是出台了《渣园乡人居环境集中整治行动方案》、《渣园乡人居环境集中整治工作激励惩处办法》等文件,采取多种形式发动群众,自工作开展以来,累计出动机械700台次,清理垃圾堆1180处,清理生活污水460处,清理沟塘52个,拆除乱搭乱建190处;二是扎实开展农村自建房安全隐患排查工作,累计排查房屋建筑9567户,建立健全了农村土地、自建房管控的长效机制,推动了乡村“治理有效”与社会和谐;三是下发《渣园乡生态环境污染防治实施方案》,从大气、水、土壤三方面进行任务分解,措施到位,做到每月一调查,每周至少一巡查,做到横到边纵到头,不留死角。
(五)农业农村工作
一是积极推进水利建设,在广阔渠提质增效工程推进中,大力推进拆迁工作,创造良好施工环境;二是扎实做好防汛抗旱工作,制定了渣园乡2022年防汛工作预案,组织乡、村两级进行防汛抢险演练26场次,参加人员1100余人次;三是扎实开展国土绿化工作,全乡累计绿化村庄面积10余亩,完成新造林面积110亩,廊道抚育面积700亩,发展林下经济面积120亩。
(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
一是认真开展“春季十大提升”行动,组织召开排查动员、培训、推进等专题会议10余次,抓实“五个一”进行精准帮扶,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二是通过龙头企业带动、开发公益岗位等形式,促进劳动力稳定就业,通过金融扶贫、红牛养殖、光伏发电等项目分红等方式,帮助群众增收;三是大力培植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建成了新军蔬菜种植、天地人蔬菜种植等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并取得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七)平安建设工作
一是坚持不懈抓好安全生产工作,持续开展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改活动,先后对辖区的50余家企业、加油站、商超等场所进行了安全隐患排查,共排查整改隐患16处。二是做好信访稳定工作,扎实开展矛盾纠纷化解工作,累计排查出各类矛盾纠纷71起,化解矛盾纠纷69起;三是做好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充分利用广播、宣传栏、开展普法课堂等方式,推进平安渣园、法治渣园建设,共举办各类法制培训班3期。
(八)民生工作
扎实开展民生建设工作,抓好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优抚安置等工作,目前共有农村低保对象993户1175人,农村特困分散供养人员178户178人;完成全乡1446名残疾人信息采集和残疾人数据动态更新工作;争取市残联“阳光家园计划”资金67500元,让45名残疾人实现居家托养上门服务。
(九)党建工作
一是强化党管责任,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清单制度,制定全面从严治党责任清单,认真履行“一岗双责”制度,定期研究、部署、检查、落实职责范围内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二是强化党风廉政建设,坚持开展以案促改警示教育工作,学习典型案例4个,参加学习达1000余人次,通过典型案例教育广大党员干部;坚持工作作风督查常态化,对常态化疫情防控、人居环境整治等重点工作推进情况进行督查,已发督查通报15期,通报问题58个,有力促进了我乡党员干部作风的明显转变和各项工作的有序推进。三是深入开展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坚持开展能力作风建设专项活动,促进干部工作作风转变,不断增强党员干部群众服务能力;四是抓好“五星”村党支部创建,先后6次召开创建工作推进会、培训会、座谈会,分层次分阶段对“五星”支部创建进行动员、讲解,在全乡营造全面争创的良好氛围。五是加强对外宣传力度,在县级新闻媒体发稿300余篇,市级以上媒体发稿150余篇、省级以上新闻媒体发稿60余篇。六是做好宗教工作,采取宗教场所和村党支部联合排查管理的方式,切实加强了宗教政策法规在基层群众中的宣传力度,成立乡村两级宗教协理员队伍,定期对宗教场所活动情况进行检查。七是强化党管武装,圆满完成民兵整组工作,投入6万余元,对武装基础设施及“三室一库一家”进行改造提升。圆满完成兵役登记工作,兵役登记人员共395人,扎实开展退役军人信息采集登记、整理、归档等工作,已完整录入613份。八是强化文明创建,开展乡村光荣榜选树表彰活动,共选树表彰好公婆、好支书等11大类33户;新建12个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实现全覆盖。九是加强办公室业务培训,使机要保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做好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按时保质保量完成市(县)长热线的交办工作。
二、问题和不足
2022年,我们较好地完成了县委县政府交办的工作任务,保持了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稳定健康发展,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受疫情和经济下行压力影响,部分企业复工复产进度较为缓慢,发展后劲不足;二是基础设施条件还比较薄弱,民生改善与人民群众美好生活新愿景还有较大差距。三是乡村振兴任重而道远,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农村人才缺失严重,民生和社会事业建设与群众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
三、2023年工作安排
2022年,成绩来之不易,我乡将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坚定不移抓重点、攻难点、补短板、强弱项,努力做好以振兴乡村为目标的各项重点工作,为郏县高质量发展跨越赶超做出应有的贡献。2023年主要工作思路: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围绕“两个高质量”发展总要求,紧扣乡村振兴的总目标,以“城西水乡·魅力渣园”为战略定位,突出“富民强乡”两大主题,合力抓产业,聚力抓招商,全力抓项目,努力改善民生,扎实推进乡村振兴、人居环境整治、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等重点工作,努力建设生态渣园、文化渣园、文明渣园、幸福渣园。
一是强产业,厚植乡村振兴新优势。坚持因地制宜打造“一村一品”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抢抓政策机遇,在二十里铺村、望月河村,采取“合作社+行政村+养殖户”的发展模式,实现郏县红牛养殖的扩群增量;依托寺街小杂果基地、朱庄李子、新军蔬菜、仝楼平菇、范寨桃子等有利条件,示范带动各村特色果蔬种植,打造休闲采摘基地;利用广阔渠沿岸有利的水利条件,稳定烟叶面积,提高上等烟品质,打造以下孙村、黄门村、马圪垯村和望月河村、寺街村为两大核心的高质量烟叶种植示范区;充分挖掘渣园村婆娑园、马鸿庄村万里古茶道、马鸿故居的悠久历史文化,结合杜庄民俗博物馆、寺街郏北战役纪念馆红色教育因素,打造仝卢马秀美乡村旅游休闲带。
二是抓招商,实现项目建设新突破。提升认识,加大外出招商力度,落实书记乡长“二分之一工作法”,主动与企业老板对接洽谈,围绕平煤机上下游企业,电器设备制造、郏县红牛、文化旅游等产业项目,争取多招商、招大商。进一步提高项目服务跟踪力度,提升项目服务质量,做好对接服务,使已签约项目早日建成投产,2023年力争达成意向协议5家,落地投资3家以上,亿元以上项目入驻产业集聚区1家,利用省外资金10亿元以上。
三是抓亮点,探索乡村治理新路径。抓住当前土地综合整治“五步走”战略的有利契机,将“规委会+综合执法队”双组建、双监管与产业振兴、秀美乡村建设、乡风文明等工作相结合,努力探索乡村有效治理的新路径。坚持执法力量和服务职能整合,探索推进“规委会+综合执法+综合服务”,充分发挥派出所、司法所、市场监管所、自然资源所、社保所、党群服务中心及水利、林业等“四站五所一中心”的职能作用,联合乡卫生院等服务机构开展公共服务“进村入户”活动,在群众中织牢金融风险、环境污染、重大疾患、法律纠纷等乡村治理“防火墙”,通过“送文化、送劳技”及“群众点单、志愿者接单”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等活动满足群众需求、解决群众难题。
四是强保障,推动社会民生新进步。坚持以人为本,全力改善民生,发展社会事业,让群众真正共享发展成果。推动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大教育设施投入,努力改善中小学校特别是村教学点办学条件,强化民办幼儿园和校车监管,减少留守儿童失学率、辍学率,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加强基础卫计建设,深入开展计划生育优质服务活动,确保各项计生指标可控;深化省级文明村镇建设,包装经典民歌,编排精品节目,繁荣地方文化,扎实推进行政村文化广场、文娱活动室建设,打造“一村一品”文化特色。办好承诺民生实事。结合“六个一”活动,持续开展以年初承诺、年终践诺的方式,每年完成群众关心提出的实事,努力促进群众“家门就业、家庭致富、家乡发展”常态长效;在低保、大病救助、幸福院建设等基础上探索保障留守儿童、重病重残、孤寡老人等弱势群体多元途径,着力解决一批群众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问题。
五是守底线,创造安全稳定新环境。安全稳定是确保社会各项事业有序高速发展的基石,我们要坚持守好维稳、信访、安全生产三大底线,用好“矛盾纠纷调解中心”,提高村级矛盾纠纷化解能力。一要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开展群防群治、联防联控,不断改进治理体制,坚持共建、共享、共治理念,探索建立调动群众参与村庄建设管理机制,确保基层治理有效。坚定不移开展扫除恶,全力打造“平安建设示范村”,高度重视矛盾风险排查,将隐患化解在萌芽状态,重视初信初访,持续开展领导班子定期接访制度,努力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开展信访积案化解攻坚,加大对缠访、闹访、非法上访打击力度,规范信访秩序。二要强化村民民主自治。充分发挥村级说理堂作用,将传统文化“忠孝信悌、礼义廉耻”深度融入乡村治理之中,鼓励族老、能人成立贤达理事会参与村庄管理。充分发挥基层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监督作用,大力推进全乡25个村的村规民约、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禁毒禁赌会等“一约四会”建设,大力推进移风易俗乡村文明建设。三要健全公共安全体系。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企业主体责任和属地管理责任落实,发挥好村级安全员作用,加大对农村建房、液化气充装点、大型商超等区域安全隐患排查力度,确保安全生产零事故。加强社会秩序防控,建设人防、物防、技防立体防控体系,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着力提升群众安全感和社会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