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郏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郏县2019年脱贫攻坚工作规划
日期:2019-04-21

2019年是脱贫攻坚三年行动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按照中央和省、市脱贫攻坚决策部署,根据《郏县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计划》,制定2019年脱贫攻坚工作规划。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坚持现行扶贫标准,坚持大扶贫格局,围绕全年实现减贫1300人、退出贫困村7个目标任务,按照市委、市政府“清零达标、降率提度、摘退创优”工作思路,全面落实省市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计划,把防止返贫摆到重要位置,全面补齐“两不愁三保障”工作短板,不断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确保已脱户稳定脱贫质量,已退出贫困村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公共服务水平持续提升,自我发展能力不断增强。强化攻坚举措,落细攻坚点位,全力打好“四场硬仗”、开展“六大行动”、实施“四项工程”,实现贫困发生率稳步下降,为2020年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打下决定性基础。

二、集中力量攻坚重点难点

1.聚焦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健全扶贫对象动态管理机制,适时组织开展脱贫成效“回头看”,将符合条件的贫困人口和返贫人口及时纳入,将达到脱贫退出标准的贫困人口、贫困村按时退出,做到应进则进、应退则退。提高数据质量,将“三对照”工作常态化,确保实现贫困户基本信息、纸质档卡和系统信息对照一致;建立完善数据信息统一研判机制,准确掌握信息,完善档卡资料,确保信息数据录入质量。根据扶贫对象实际情况不断完善“一对一”脱贫方案、帮扶举措,做到因人因户精准施策。充分利用省精准扶贫信息管理平台,加强部门间数据信息共享,实时调度全县脱贫攻坚工作。

2.聚焦特殊困难群体攻坚。加强综合性保障体系建设,研究出台政策措施,通过低保、特困救助、基本养老、扶贫助残、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等途径为特殊贫困群体提供兜底保障,研究兜底政策,确定兜底范围。对因残、重病等支出型贫困家庭以及无劳动能力或劳动能力较弱、无法依靠产业就业帮扶脱贫的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及时有序纳入农村低保范围。继续实施社会服务兜底工程,推广实施“公益岗位+邻里帮护”工作模式,在全县有条件、有需求的村全部建设农村幸福院,拓展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质量,解放重病、重残家庭劳动力,增加困难群众收入,努力实现“帮护一个人、解放一群人,脱贫一家人”工作目标。

3.聚焦贫困村。强化组织领导,根据脱贫退出情况,对县级领导分包联系贫困村进行调整。组织各乡镇(街道)、各相关单位加快落实支贫困村脱贫攻坚实施方案,确保全面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加强贫困村脱贫攻坚跟踪监测,对制约脱贫的重点难点问题列出清单,逐项明确责任、对账销号。落实国务院《关于保持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力度的指导意见》,在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向贫困村和贫困发生率较高的村倾斜,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深化开展“百企帮百村”“万商扶万家”工作,鼓励企业带资金、带技术、带设备、带原料与村集体合作开发,引导各类产业发展资金和优势资源向农村流动。

4.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组织开展“两不愁三保障”政策落实“回头看”,坚持现行标准,全面摸清底数,制定工作方案,统筹各类资源,实打实找出问题,逐项对账销号。强化直各相关部门工作责任,加大资金、项目向重点区域、重点人群倾斜力度。按照“既不降低标准,又不吊高胃口”的要求,稳妥做好个别扶贫政策调整,做好群众宣传教育工作。

、持续推进脱贫攻坚重大专项工作

1.着力打好产业扶贫硬仗。巩固产业扶贫现有基础谋划实施一批产业扶贫项目、打造一批产业扶贫基地、培育一批农民专业合作社、努力发展一批带贫龙头企业,引导贫困群众参与项目建设、融入产业链条,不断探索完善贫困群众与带贫载体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适时组织产业观摩活动,强化经验交流。鼓励引导贫困户积极参与财政扶贫资金和社会捐赠资金支持的扶贫合作社。财政扶贫资金和社会捐赠资金投入村级产业项目,在分配时优先保障贫困户的权益。规范扶贫车间建设发展,进一步提高带贫效益。落实奖补制度,将政策、资金优先向带贫能力强、带贫效果好的新型经营主体倾斜。持续推广“千头线”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实施“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产业推进行动,引导各乡镇、各贫困村因地制宜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力争在年底前15个乡镇(街道)均形成1个主导产业,全县60个贫困村和30个重点村均形成1个特色产业。稳步推进光伏扶贫项目,落实各项政策,确保及时发挥效益。围绕推进农村产品上行、培训就业、服务保障等工作,持续提升贫困人口利用电商创业就业和脱贫致富能力。积极推进旅游扶贫。加大科技扶贫力度,提升贫困群众科技素质和发展致富能力。建立产业指导员制度,根据贫困村产业发展实际和贫困户产业发展需求,因地制宜设置产业指导员,帮助贫困户协调解决生产经营中的问题,解决产业扶贫“最后一公里”难题。深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建立健全集体资产管理制度,完善农村集体产权权能,通过扶贫产业发展进一步拓宽村集体经济来源渠道,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2.着力打好就业创业扶贫硬仗。深化开展“就业扶贫政策落实、提升贫困劳动力就业技能、提高劳务输出组织化程度、创业带贫、开发扶贫公益性岗位”五大专项行动,不断提高帮扶针对性、精准性。引导有就业能力和条件的贫困劳动力实现就地转移就业。积极开发新的公益岗位,优先用于安置贫困劳动力就业,重点带动半劳力、弱劳力、残疾人等贫困人口增收。持续抓好农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育。深入推进家政扶贫,实现贫困劳动力充分就业。落实返乡下乡创业优惠政策,评选一批助力脱贫攻坚优秀项目和就业扶贫基地,努力实现有就业能力的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充分就业,未转移就业且符合受训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培训全覆盖。

3.着力打好生态扶贫硬仗。继续设置公益护林员岗位,从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选聘护林员,增加贫困人口现金收入。全面实施“送果树进农家”活动,为每个农户(包括贫困户和非贫困户)送果树3株以上,拓宽贫困群众长期稳定增收渠道,实现乡村林果化、庭院花园化。

4.着力打好金融扶贫硬仗。推广金融扶贫“卢氏模式”,巩固提升“四大体系”建设水平,持续推进扶贫小额信贷工作,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倾斜配置金融资源,为贫困户发展产业提供及时、有效的金融支持。加强扶贫再贷款管理,进一步扩大贫困村基础金融服务覆盖面和农业保险覆盖面,建立健全金融支持产业发展与带动贫困户脱贫的挂钩机制和扶持政策。发挥保险扶贫功能,创新保险产品,加大对贫困村、贫困人口的风险保障和风险分担力度。积极防范金融扶贫贷款风险,做好到期信贷的还款催缴工作。

 5深入实施健康扶贫行动。落实资助贫困人口参保政策,个人缴费部分由财政给予每年每人不低于30元的补贴,确保县域内农村贫困人口100%参保。完善现有贫困人口的医疗医保救助政策,确保贫困人口全部纳入医疗救助保障范围。加大部门沟通协调和信息化建设力度,确保各项医疗医保救助政策有效衔接,做到县域内定点医疗机构“一站式”即时结算。持续开展大病集中救治,实施大病专项救治,扩大专项救治病种范围,做到新发现一例管理一例,治愈一例销号一例,救治率100%。进一步做实做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管理,签约率100%。不断巩固提升“互联网+医疗健康”成果,进一步完善分级诊疗制度,优化医疗资源配置,降低服务成本。加快健康扶贫工作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建设,建立健康扶贫长效机制。

6.深入实施教育扶贫行动。全面落实教育扶贫政策,加大控辍保学力度,确保贫困家庭子女完成义务教育。实施好农村义务教育营养改善计划。落实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接受教育保障和资助制度,确保实现应助尽助。在“基础教育百千万帮带春风行动”等方面向贫困村倾斜,实现县内优质教师资源与贫困村帮带共建。做好“全面改薄”工作,进一步改善农村办学条件,加强乡镇寄宿制学校和乡村小规模学校建设,完善农村义务教育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加大教师周转宿舍建设力度,完成年度建设任务。

7.深入实施扶贫助残行动。全面落实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制度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对16周岁以上有长期照料护理需求的贫困重度残疾人,符合条件的纳入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对象。推进因残致贫家庭更好地接受资产收益扶贫政策,保障贫困家庭残疾儿童接受义务教育,加快发展非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对0-6岁贫困残疾儿童提供抢救性康复服务和康复救助工作。落实残疾人辅助器具适配计划。持续开展残疾人上门办证服务,完成排查出的贫困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

8.深入实施危房改造清零行动。做好农村危房改造查漏补缺工作,做好农村疑似危房安全性评定与鉴定工作,以最适宜方式进行改造,确保四类人员住房安全有保障,圆满完成全县农村危房改造任务;敦促有房子女将老人接入安全住房共同生活,建立农村危房定期排查机制,发现危房及时进行改造,做到“危房不住人、住人无危房”。认真落实“四项”技术要求,严格质量安全建设和验收标准,做到改造一户、验收一户,不断提升农村危房改造的质量效果。

9.深入实施扶贫扶志行动。改进帮扶方式,更多采取以工代赈、以奖代补、劳务补助等方式,组织动员贫困群众参与项目实施,避免简单发钱发物,防止政策“养懒汉”。加强宣传教育引导,强化典型示范,培训提升技能,推广“积分超市”等多种方式,激励引导贫困群众依靠双手勤劳致富,增强自我发展的能力和信心。发挥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等阵地作用,广泛开展“送戏下乡”、“文化下乡”助力脱贫攻坚宣讲巡演活动。深入推进村级妇联“四组一队”和干群共建模式,树文明村风。发挥“一约四会”作用,加强对高额彩礼、薄养厚葬、子女不赡养老人等不良行为的教育约束,树文明家风。开展“脱贫之星”等系列典型评选,不断激发群众脱贫内生动力。探索实施贫困户失信惩戒机制,建立贫困户失信“黑名单”,激发补齐“精神短板”。

10.加快推进交通扶贫工程。农村公路建设资金向贫困村倾斜,优先保障未脱贫的贫困村通硬化路建设,其它贫困村连通道路实现全覆盖。深入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启动农村公路“通村入组工程”,开展“行政村通客车提质工程”,为2020年实现所有具备条件的行政村“真通实达”奠定基础。

11.加快推进安全饮水提升工程组织开展饮水安全“回头看”,进一步摸清农村饮水安全状况,按照水质安全、用水方便原则,持续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综合采取新建、改造、管网延伸、水源保护、水质监测等措施,不断提高集中供水率、水质达标率和供水保障程度。

12.加快推进电网升级和网络扶贫工程。密切跟踪已完成电网改造贫困村新增用电需求,巩固村村通动力电成果。聚焦贫困户通信需求,对贫困村在光纤宽带、移动手机等基础通信服务资费和远程教育、远程医疗等益民应用方面给予支持。加强贫困村学校网络教学环境建设,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13.加快推进环境整治工程。大力开展“千村整治、百村示范”活动,突出抓好垃圾治理、污水治理、厕所革命、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村容村貌整治五项重点任务,加快改善贫困村农村人居环境,实现无垃圾堆放,无污水横流,无杂物挡道,日常生产生活物品堆放规范有序,主次干道两侧环境干净整洁。大力实施“厕所革命”,优先对已脱贫户以及2019年拟脱贫户实施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开展人居环境达标村、示范村创建,年底前实现创建达标村100个、示范村100个,彻底扭转农村环境脏乱差局面,实现环境美、田园美、村庄美、庭院美。抓制度化建设,建立健全长效保洁机制,全面完成农村生活垃圾治理达标任务;利用积分管理或星级文明家庭认定等形式,激发农村家庭特别是贫困群众养成讲卫生、讲文明的好习惯,为乡村振兴战略开好头、起好步奠定坚实基础。

、巩固脱贫成果有效防止返贫

1.严格脱贫标准提高脱贫质量。坚持“两不愁三保障”标准,坚持现有扶贫政策,锁定现有建档立卡贫困户,严禁擅自调整标准或盲目扩大范围,坚决取消与脱贫攻坚无关的“搭车”任务。防止急躁症和拖延症,坚决反对突击脱贫、数字脱贫、算账脱贫。严格退出程序,对2019年计划脱贫的村、拟脱贫户及时分析研判、跟踪监测、综合指导,研究解决问题,促进政策措施落实,防止出现工作“死角”,确保如期实现高质量脱贫。

2.突出抓好防止返贫工作。以防返贫、防滑坡为重点,攻坚期内贫困村、贫困人口退出后,相关扶贫政策保持稳定一段时间,切实做到脱贫不脱责任、脱贫不脱政策、脱贫不脱帮扶、脱贫不脱监管。把巩固脱贫成果作为重中之重,研究制定巩固脱贫成果的具体措施。将有脱贫攻坚任务的各乡镇(街道)全部纳入扶贫成效评价范围,加强督促指导。健全稳定脱贫长效机制,坚决避免短期行为,多措并举有效防止返贫和出现新的贫困。组织开展返贫问题研究,实时开展脱贫攻坚成效“回头看”,解决共性和倾向性问题。

3.加强贫困人口动态管理。加强贫困人口建档立卡数据和农村贫困统计监测数据衔接。进一步完善建档立卡,加强扶贫对象动态管理,加强数据分析应用和共享,对符合条件的群众及时纳入贫困户进行实时帮扶,适时组织开展精准识别“回头看”工作,对边缘户进行排查,防止出现漏评。建立脱贫攻坚成效巩固提升监测机制,对已脱贫人口实行跟踪监测管理,适时组织对所有建档立卡脱贫户开展“回头看”,及时发现解决返贫问题,确保做到“返贫即入”,防止出现错退。

4.有效防范各类风险。健全完善风险监测、预警和防控机制,防范化解产业扶贫、金融扶贫和涉贫负面舆论等风险。遵循规律、因地制宜,科学谋划发展扶贫产业,有效防止产业扶贫失败风险。规范脱贫攻坚领域的融资,强化扶贫小额信贷三级服务体系贷前、贷后管理。规范扶贫信贷资金使用,严禁变相“户贷企用”、违规用款。加大逾期资金回收工作力度,严防信用违约风险。健全涉贫舆情处置反馈机制,对涉贫负面舆论事件第一时间发声,防止炒作个别极端事件干扰脱贫攻坚大局。

5.加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衔接。把打好脱贫攻坚战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优先任务,保持工作重心不偏移。把脱贫村作为乡村振兴的重点优先扶持,资金投入、项目安排、政策举措优先支持退出村和脱贫人口,重点做好产业扶贫等脱贫攻坚政策与乡村振兴措施的有机衔接,保持帮扶政策和支持力度连续稳定,用乡村振兴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进贫困村提升工程,加强村组路、生产路、小型水利设施等工程建设。抓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延伸粮食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不断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树牢绿色发展理念,推动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发展,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和农村污染防治,净化农产品产地环境,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扎实开展农村人居环境三年整治行动,发动农民参与,确保整治实效。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重点抓好农村交通运输、农田水利、农村饮水、乡村物流、宽带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夯实乡村治理根基,突出抓好基层党组织建设,选优配强村党组织书记,以基层党建引领乡村治理,以组织振兴带动乡村振兴。

、多方汇聚脱贫攻坚强大合力

1.强化资金政策保障。进一步加大县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投入,确保扶贫投入与打赢脱贫攻坚战需求相匹配。

2.持续动员社会力量。完善工作机制,搭建载体平台,打造社会扶贫品牌。落实支持政策,广泛动员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民主党派和爱心人士、志愿者参与脱贫攻坚。扎实推进结对帮扶,将结对帮扶情况纳入日常督导指导范围。持续开展“百企帮百村”“万商扶万户”活动,引导更多企业参与帮扶。充分发挥各级群团组织、社会组织和“中国社会扶贫网”平台助力脱贫攻坚的作用,建立社会组织帮扶项目与贫困村需求信息对接机制。开展助力脱贫攻坚志愿服务活动,建立社会扶贫志愿人员库,不断壮大扶贫志愿者队伍。

3.积极开展消费扶贫。将消费扶贫纳入考核督查范围。落实消费扶贫相关政策,动员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各类帮扶资源积极参与消费扶贫,推动在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各派出单位设立帮扶村特色产品超市,在质量安全可控前提下,建立长期稳定供销关系。将消费扶贫企帮“万商扶万家”精准扶贫行动相结合,引导参与活动的企业采取“以购代捐”、“以买代帮”等方式采购贫困村、贫困户产品和服务。发挥电商、“中国社会扶贫网”、商超等平台作用,加大流通服务网点建设,拓宽贫困村农产品流通和销售渠道,帮助解决“卖难”问题。开展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打造区域性特色品牌,提升贫困村农产品供给水平和质量。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服务水平,加大宣传推介力度,促进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提质升级。

4.加强宣传营造氛围。深入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大力宣传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脱贫攻坚决策部署,宣传基层创造的好典型、好经验。加强《河南省扶贫开发条例》的宣传学习,提高脱贫攻坚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法治化水平。办好“10·17”全国扶贫日系列活动,开展扶贫优秀摄影作品和文艺作品展演,展现扶贫成效。开展“脱贫之星”等系列评选表彰活动,加大脱贫典型、致富带头人、帮扶干部、扶贫干部等优秀典型模范选树力度,在全县进行宣传推荐,形成正向激励的浓厚氛围。利用郏县通讯、郏县广播电视台等平台,集中反映全县脱贫攻坚成果和扶贫干部、基层群众在脱贫攻坚中的感人事迹,切实讲好脱贫攻坚故事,展现郏县脱贫攻坚良好形象。

、着力加强作风能力建设

1.不断深化作风建设。严格落实防止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的“十个严禁”要求,把作风建设纳入日常督查内容,及时解决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加强审计监督、民主监督、舆论监督和社会监督,狠抓问题整改。开展以案促改,选取扶贫领域违纪案例,加强对扶贫干部的警示教育。发挥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协调联动机制作用,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形成正风肃纪的高压态势。进一步减轻基层工作负担,精简会议文件,加快扶贫视频会议系统联通。发挥扶贫信息平台作用,畅通数据共享渠道,减少村级填表报数。

2.持续抓好扶贫干部培训。结合脱贫攻坚形势变化,增强培训的计划性、针对性、实效性,确保完成年度培训计划。办好县级示范培训,有针对性的开展行业部门的专项培训。结合脱贫攻坚进展情况,科学设置培训课程,重点加强基层扶贫干部,特别是村级扶贫干部培训,进一步提升扶贫干部对应知应会扶贫知识的掌握。加大脱贫攻坚“尖刀班”培训力度,不断提升“尖刀班”业务能力,更好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3.持续加强资金项目管理。加强项目论证和储备,严格落实扶贫项目资金公告公示“两个一律”要求,健全扶贫项目资金全程绩效评价体系,对全县扶贫项目资金管理使用实行动态监控。强化闲置资金处置力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落实扶贫项目招投标管理相关规定,规范招投标程序,确保项目及早实施、及时发挥效益。对扶贫资金分配管理使用、扶贫项目建设管理以及社会帮扶资金项目建设管理使用等情况开展全面审计。严肃查处贪污挪用、截留私分、虚报冒领、强占掠夺扶贫资金等违法违纪行为,确保资金使用安全。

4.持续抓好问题整改。高度重视中央巡视反馈脱贫攻坚问题的持续整改,对各级脱贫攻坚专项巡视、督查和2018年度脱贫成效考核等反馈的问题,举一反三,认真组织整改,适时组织开展“回头看”,确保件件有着落。统筹抓好县级督查巡查、审计监督、民主监督等发现问题的整改工作。

、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1.坚持五级书记一起抓。严格落实“县抓落实、乡村组织实施”的工作机制,进一步强化党政一把手亲自抓、班子成员按照分工一起抓、县乡村各级书记一起抓的齐抓共管工作格局。深入开展党委书记遍访贫困对象活动,按照市里要求,年底前完成遍访任务。有贫困村的乡镇党委书记要当好脱贫攻坚“一线总指挥”,切实抓好各项政策举措落实。建强村级党组织,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加强对驻村工作队和第一书记的选派管理,提高驻村帮扶实效。脱贫攻坚期内,贫困村退出后驻村工作队不得撤离,帮扶力度不能削弱。

2.完善工作推进机制。县乡党委政府每月至少专门研究1次脱贫攻坚工作。加强对拟退出贫困村指导,找准差距短板,明确努力方向重点。发挥县脱贫攻坚十大专项指挥部牵头作用,强力推动重大专项工作落实。健全完善协调推进机制,定期召开脱贫攻坚责任单位调度会,对重要工作及时安排部署。完善社会监督和问题发现信息反馈机制,加强扶贫监督举报电话和全县扶贫系统公共服务热线管理,认真建好“民情三本账”,及时解决贫困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问题,高度重视、认真化解扶贫领域信访问题,争取群众的信任支持。

3.完善督导评价机制不断优化督查方式,实行以暗访为主的脱贫攻坚督查。落实月评价、季通报制度,对有贫困村的乡镇、无贫困村有贫困人口的乡镇,实行分类评价。强化督导评价结果运用,依据督查评价结果严格兑现奖惩。

4.关心爱护扶贫干部。落实脱贫攻坚一线扶贫干部的津补贴等政策,改善工作生活条件,及时帮助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对在脱贫攻坚中工作出色、表现优秀、符合条件的干部及时提拔重用,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在脱贫攻坚一线建功立业、多做贡献,形成正向激励。


版权所有:郏县人民政府     主办单位:郏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电话:0375-5161058 网站标识码:4104250001
ICP备案号:豫ICP备17048361号-1  豫公网安备 410425020001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