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郏县姚庄回族乡7.2平方公里的大地上,一个个产业兴旺、环境秀美、现代文明的宜人乡村如同一粒粒火种,点燃了乡村振兴的燎原之火。该乡紧紧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目标,狠抓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大振兴,推动乡村振兴再上台阶。
强产业 铺筑乡村振兴奠基石
12月6日上午,郏县云河现代农业产业园18座巨型日光棚、13座联体大棚在冬日暖阳下闪闪发光。大棚内是村民忙碌的身影,有采收黄心菜的,有采收西红柿的,有为种植羊肚菌整地的。
“主要种植瓜菜和羊肚菌,今年羊肚菌面积预计1000亩,产值可达4800万元。目前已提供岗位300多个,可为周边14个行政村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81.6万元/年。”姚庄回族乡政府办公室主任周昉锐介绍。
“我家是宝丰李庄乡翟集村的,来这干活儿快两年了,一天60元,天天有活儿干,比出去打工强。”在6号大棚内,50岁的马培说,仅他们村就有8人来做工。
当天上午,距离云河产业园3公里远的姚庄村果园内,种植户李书印在修剪猕猴桃和秋月梨树。“借助旅游区建设,果园亩产值过万元,努力明年达到两万。”李书印信心满满地说。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近年来,该乡深入挖掘传统清真饮食、优质地下水资源、国家级非遗金镶玉加工技艺和优美生态环境优势,打造了特色饮食经济、特色加工经济、特色生态经济三大支柱产业,同时采取“村集体+合作社+农户”模式,在全乡发展猕猴桃300亩、车厘子400亩、秋月梨200亩,目前果园全部进入盛果期,亩产值万元左右;全乡牛肉制品加工和经营户已达42家,年销售额1.4亿元,全乡万余群众被牢牢“镶嵌”在了产业链上。
强生态 描绘乡村振兴新画卷
踏入小张庄村和礼拜寺村,满眼茂林修竹和干净整洁,一排排整齐划一的农房、一幅幅新颖的墙体彩绘,美丽的乡村画卷徐徐展开。
生态宜居是提升乡村发展质量的保证。近年来,该乡以巩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创建成果为目标,秉承“亮家丑、找不足、补短板、促提升”治理理念,在全乡推行“街长制、巷长制”,着力打造全域人居环境整治示范区,每周组织乡村两级干部开展义务劳动,大力开展“四旁卫生星、四旁绿化星、庭院经济星、公益星”等六星评定,引导群众抓好房前屋后绿化、美化。规划建成了同心里、长寿巷、寿茶忆精品民宿等特色旅游点,成立了美食、民宿、文创、休闲和景区运营专班,年接待游客60万人次。
姚庄回族乡乡长虎东辉说,今年以来,在人居环境整治方面全乡出动人工18000余人次,各类机械3000余台次,清理生活垃圾300余吨、建筑垃圾200余吨,整治空心院80余处、空闲宅基地60余处,拆除危房及残垣断壁200余处,打造小游园11个、小菜园120余个,修建花坛170个,整修下水道2100米,排间路硬化3400平方米,安装路灯320余盏,种植绿植12000余株。今年4月,获得全市一季度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观摩考评县市组第一名,全乡处处呈现产业兴、生态美、百姓富、乡风淳的美丽新画卷。
强治理 凝聚乡村振兴精气神
红白事的规范操办是姚庄回族乡探索基层治理的一个实践。近年来,该乡充分发挥“一约五会”(村规民约和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禁毒禁赌会和孝善理事会)作用,坚持举行乡村道德讲堂、“五好文明家庭”“星级文明户”“最美姚庄人”创评,在全乡掀起宣传学习道德典型的热潮,营造崇尚和谐、发展经济、遵纪守法、诚信经营、无私奉献的社会新风正气。倡导注重家庭、注重家风、注重家教,为全乡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治理有效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石。近年来,姚庄回族乡建设了全省首家乡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展馆和宣传长廊,营造争当先进、崇德向善的浓厚氛围,将“同心圆·共发展”融入乡村治理、乡村建设,坚持“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原则,充分发挥基层协商、自治职能,为基层治理和乡村振兴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年以来,已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00余件,连续10年实现零上访、零事故,恶性案件零发生。
“下一步,我们将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不断积极整合各种资源和力量,加速产业升级突破,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绘就宜居宜业宜游的乡村振兴新画卷。”姚庄回族乡党委书记雷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