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郏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关于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3年计划(草案)的报告
日期:2023-02-01

——2023年1月31日在郏县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三次会议上

郏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  雷建欣

 

各位代表:

受县政府委托,向大会提交郏县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3年计划(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22年,全县上下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和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一中全会精神,围绕“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总要求,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持续巩固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全县经济实现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稳步提升。预计2022年,全县生产总值增长3.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5%。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5.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13亿元、增长9.1%。

(一)抓疫情、促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趋好

疫情处置精准高效。坚定不移贯彻“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因时因势优化完善防控措施。突出重点人员防控,提高疫苗接种率,全县接种新冠疫苗117万剂次。配备PCR扩增设备13台,提高核酸检测能力,单日最大检测量2万余管。充分发挥中医药作用,坚持中西医结合,发放中药汤剂4.5万份。疫情防控转入新阶段后,第一时间调整优化防疫举措,强化医疗服务意识,守牢了疫情防控底线。

政策措施落地见效。成立郏县惠企纾困促进经济平稳发展领导小组,全面梳理国务院6方面33项稳经济措施以及省市相关政策措施,编印8个方面53条惠企政策“口袋书”,开展惠企纾困政策“大排查、大宣传、大落实”活动,明确419名县级领导和专班干部,下沉企业、项目一线,确保各项政策落到实处。累计退税减税1.7亿元,延缓缴纳制造业中小微企业税费1470万元。开展银企对接活动30场次,新增贷款28.3亿元。争取科技创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满负荷生产等省级奖励资金2629.5万元。

双线嵌合高效推进。推动疫情防控与工业企业生产“双线嵌合”。成立疫情防控企业服务专班,严格落实“四保”措施,申报“四保”白名单工业企业142家,办理运输通行证1.3万余张。确保白名单企业复工复产、物流畅通、运营正常。

强化调度稳住指标。建立“乡镇经济指标运行考核体系”和经济运行会商机制,实行“三预警一通报”、“红黄绿”预警制度,定期召开经济运行研判调度会和全县经济运行分析推进会,强化经济运行调度。上半年主要经济指标综合增速全省第一。

(二)稳增长、促转型,产业发展提质增效

工业转型持续加快。全年新开工工业投资项目51个,完成投资86.3亿元。技改项目67个,规上工业技改覆盖率41%。全年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8家,累计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220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44亿元,同比增长4.5%;完成工业投资68亿元,同比增长15%。扎实推进“高端智能制造、新材料、新型建材、绿色食品、医用制品、铸铁锅”六大专业园区建设,完成投资280亿元,入驻企业78家。支持装备制造产业发展壮大,平煤机全年完成订单23亿元,同比增长133%。推动医用制品产业提质发展,立科达高频消融止血手术电极专利全国唯一。稳步推进绿色食品产业发展,开工建设标准化厂房10万平方米,开工建设投资10亿元的牧光互补项目。

农业生产稳步发展。全年粮食种植面积94.3万亩,粮食总产37.35万吨,夏粮生产位居全市第二。落实种烟面积7.9万亩,实现烟农收益2.8亿元、税收6099万元。建成集科技研发及技术推广为一体的红牛育种示范实验基地。成功入选全省首批养牛大县培育县,获奖补资金1960万元。蔬菜及食用菌种植面积稳定在14万亩,产量达到46.35万吨。成功申报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8个,新认证“两品一标”产品4个。

服务业发展提质增效。建成投用郏县电商公共服务中心。扎实推进餐饮促消费、家电行业百万补贴等活动,实现销售额200余万元。深入开展外贸企业专题对接活动,外贸出口增长5%,电商平台零售突破12亿元。搭建“城乡客运+农村物流+邮政快递”物流体系,降低企业物流成本20%以上。举办第29届“农信杯”民间艺术表演赛、郏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创)展销会、农民丰收节等活动,搭建文创产品展销平台,为文旅产业振兴赋能助力。

(三)抓项目、扩投资,项目建设成效显著

项目建设稳步推进。全年新开工项目123个,投产62个,35个省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71亿元。连续4次全市重点项目观摩东片区第一名。全年实际利用省外资金298亿元,签约重点项目104个、总投资206亿元。成功引进总投资19亿元的装配式建筑产业项目,签约投资100亿元的郏县抽水蓄能电站及水资源综合利用、投资8亿元的金星啤酒雪花红牛肉深加工产业园等项目。总投资18亿元的棚户区改造项目,成功纳入全国PPP综合信息平台项目管理库,全省首例。

项目争取成效明显。全年争取政策性项目资金13.5亿元。积极申报2022年中央预算内资金项目,下达中央预算内资金1620万元。谋划储备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100个,债券需求73.9亿元,已下达债券资金8.27亿元。

推进机制日趋完善。以“项目建设攻坚年”“招商引资突破年”为抓手,成立12个项目服务工作专班,持续开展四季比拼擂台赛、重点项目观摩等活动。实行45名县级领导分包101个重点项目,深入走访服务项目200多次,协调解决问题80余件,帮助15家企业融资3000余万元。

(四)补短板、优生态,城乡环境更加宜居

城市建设扩容提质。高质量完成“三区三线”划定工作,划定城镇开发边界44.22平方公里、生态保护红线1.11平方公里。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投资12.86亿元大力实施城市提质重点项目12个。完成东西大街、文化路、东坡路北延升级改造,郏景路南延道路建设工程北段实现全面通车。青龙湖二期项目己完成工程量的98%、东后街片区已完成工程量的96%。清理河道253公里,平整河床25.4公里,整治河道11条,水域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乡村振兴扎实推进。在全市率先创新开展“百村千巷万户”示范创建活动,全县评选示范村102个、示范街巷1188条、五美庭院11620户。在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暨涉农产业项目观摩考评中荣获第一。成功申报国家级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县,获国家奖补资金5000万元。新建改建农村公路31.5公里。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项目单村供水工程和巩固提升改造工程基本完工。广阔渠和恒压灌区提质增效项目郏景路上游主体工程、恒压灌区田间管网工程顺利完工。县恒压灌区被水利部命名为全国节水型灌区。

生态环境持续向好。坚持把生态环境作为最普惠的民生,全年优良天数达到283天,超市定目标38天。出境断面水质三类地表水达标率90.91%,高于市定目标10.91个百分点。土壤环境质量持续保持稳定。坚持山水林田湖综合治理,规范林木采伐和林地占用管理,全年新造林3300亩、森林抚育1.3万亩,荣获全省林草生态综合监测评估工作表彰。持续坚持“区内修复、区外补偿”生态修复模式,修复治理面积560亩。

(五)抓改革、促创新,发展动力不断增强

重点领域改革持续深化。持续探索农村土地综合改革新路径,创新“核、分、清、用、管”模式,依法、稳妥推进农耕房整治,在全省三个农耕房非住宅类专项整治试点县中,始终走在前列。整合土地执法、规划执法和矿山执法,建成投用“天眼”监控系统,采取“人防+技防”措施,从严打击违法占地、违规建房、私挖乱采等行为。狠抓企业投资承诺制改革,定期召开信用体系建设推进会、要素保障协调会。上报“双公示”信用信息1.6万余条,信息合格率100%。完善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2102项服务事项全部实现“不见面审批”,审批时间压缩比达到80%,网上政务服务能力全面提升。

创新动能加快释放。深入实施创新型企业树标引领行动、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科技型中小企业春笋计划,投入企业研发费用2.1亿元,培育高新技术企业11家,创建科技型中小企业56家,增速连续三年达到40%以上。建立“微成长、小升规、高变强”创新型企业梯次培育机制,开展研发活动规上企业86家,研发覆盖率突破60%。创建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家、市级星创天地1家。新认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家,实现历史性突破。新认定省级智能车间1个、省级质量标杆企业1家,均为全市唯一。

营商环境不断优化。扎实开展“营商环境品牌建设年”活动,建立领导分包、专员推进机制,制定20个营商环境优化提升方案,推进实施28项营商环境指标建设攻坚方案。深化开展“万人助万企”活动,开通涉企事项全周期帮办代办绿色通道,累计协调解决各类问题199件。营商环境评价排名全省提升25个位次。

(六)惠民生、增福祉,社会事业加快发展

社会保障持续加强。开展“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等活动,帮助300余家企业达成就业意向7000余人。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3.8万余人次,新增技能人才2万余人。开展“人才回归”工程,新增返乡创业3300余人。落实全民参保计划,全县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38.5万人、失业保险参保2.5万人、工伤保险参保2.9万人。持续开展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精细排查、精准确定、精准保障”行动,为全县147名孤儿及156名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发放生活保障金278万元。落实残疾人保障措施,发放残疾人两项补贴1154万元,惠及1.5万余人。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投入县级资金1037万元,改扩建中心小学17所。加强教师“两房”建设,投入资金555万元,建成农村教师周转宿舍60套;开工建设农村教师住房500套,让广大教师安心、安居、安教。建成县级特困供养机构2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20家、街道综合养老中心2家,各项养老工作在全市位居前列。发放高龄补贴994万元,惠及老年人1.3万余人。投入资金2608万元改扩建乡村医疗机构,医共体改革荣获“中国县域医共体建设示范奖”,先进经验入选全国优秀实践案例。

全力维护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聚焦控新治旧,开展矛盾纠纷“六防六促”,清仓处置历史遗留问题134个,京省越级访分别下降52.9%、46.2%,重点信访案件综合化解率100%。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扎实开展专项行动,保持安全生产形势整体稳定。积极推进“三零”创建,刑事、治安案件发案率明显下降,群众安全感稳步提升。对全县建筑单位开展拉网式排查,查处拖欠工资用人单位192家,追发劳动报酬及赔偿金1527万元。

总的来看,在复杂严峻的宏观形势下,全县上下坚持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两手抓、两不误,经济社会实现平稳发展,但一些矛盾和困难依然存在:一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充分不平衡。与全省平均水平、综合实力靠前的县相比,我县地区生产总值、规上工业增加值等存在一定差距。二是产业发展缺少大项目支撑。主导产业和传统产业缺乏龙头型、基地型、带动性强的大项目、好项目,企业技改和技术创新项目不多,工业园区缺乏创新平台。三是财政收支矛盾加大。税收缺乏骨干税源支撑,财政增收后劲不足,随着刚性支出的增加和减税降费的深入推进,财政收支矛盾较大。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群策群力,在今后工作中着力加以解决。

二、2023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锚定省委“两个确保”“十大战略”,紧扣市委“四城四区”建设,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全面深化改革创新,大力提振市场信心,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推动经济发展质量更高、效益更好、速度更快,努力建设“产业兴、城镇强、乡村美、治理优、百姓富”的现代化郏县,奋力谱写郏县高质量发展跨越赶超争先晋位新篇章!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进出口总额保持平稳增长,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1.5个百分点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粮食产量稳定在36万吨以上,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左右,单位GDP能耗强度与“十四五”控制目标统筹衔接。

三、2023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

(一)聚焦产业升级,推动高质量发展

提质增效传统产业。成立铁锅企业联盟,申创“中国郏县铸铁锅”地理标识,打造“郏县铸铁锅”集群品牌。开工建设郏县铸铁锅产业园一期项目,推进铁锅园区公共服务平台项目前期工作。提档升级薛店镇铸造园区。延伸矿产资源产业链,提高矿产资源附加值,打造新型建材产业园。差异化错位发展特色陶瓷、精品陶瓷、工业陶瓷,提质增效神前陶瓷产业园区。

做大做强主导产业。支持平煤机转型升级,提质发展医用制品企业,开工建设绿色食品产业园、高低压电气专业园二期、新能源产业园、返乡创业园。完成高端智能制造产业园双创平台中心建设。全年经开区招引项目50个,实际利用省外资金50亿元以上,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5亿元以上、增速15%以上。深化“亩均论英雄评价”改革,落实企业分类综合评价,有效盘活企业、闲置厂房、土地,全年盘活清退企业6家,切实破解新招引项目落地难问题。

大力推进现代服务业。全力做好三苏园景区综合提升、知青园景区基础设施建设一期、文庙片区综合开发等工程。巩固提升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成果,积极开展乡村康养旅游示范村创建。高水平举办桃花节、中国三苏文化诗词大会、农民丰收节等文旅主题活动,扩大节假日消费,提升“吃住行游购娱”全链条服务品质。扎实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和县域商业体系示范县建设。

(二)聚焦项目建设,扩大有效投资

全力推进项目谋划。积极围绕“装备制造、医药、绿色食品加工”等主导产业及“乡村振兴、民生改善”等重点领域,用好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中央预算内投资、各类金融工具,紧盯国家和省市投资导向,谋划储备一批重大项目。全年谋划储备政府专项债券项目80个以上,储备债券资金需求70亿元以上,争取债券资金10亿元以上。

全力推进项目建设。接续开展“项目建设攻坚年”活动。计划新开工项目100个以上,新建成投产项目50个以上。加强与世界500强企业正威国际集团合作,力争投资50亿元的5G低碳智慧谷项目落地开工。加快推进投资100亿元的中能建绿色装配式建筑产业园、投资100亿元的抽水蓄能暨水资源综合利用、投资50亿元的平煤神马集团年产10万吨锂电负极材料、投资10亿元的平煤集团牧光互补、投资10亿元的华菱精工电梯整机制造等项目建设。

全力提升招商实效。深入开展“招商引资突破年”活动,加快重大项目签约,推进项目落地。持续完善“四张图谱”,扎实开展“四个拜访”,加大与央企国企对接力度,大力推进产业链招商、龙头企业招商、股权招商、以商招商。全年引进省外资金200亿元,招引项目100个,引进亿元以上项目不少于70个、10亿元以上项目不少于2个,力争实现引进30亿元以上项目新突破,项目开工率达70%以上。

(三)聚焦改革创新,培育发展动能

加强科技创新驱动。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换道领跑战略,支持企业技改升级,工业技改投资增长在15%以上。加快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建设,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家,国家级绿色工厂1家,高新技术企业5家、科技型中小企业45家,规上工业企业研发覆盖率、技改覆盖率分别达到65%、50%。  

加强营商环境建设。深入开展“营商环境品牌建设年”活动,创成全省民营经济“两个健康”示范县。严格落实“13710”工作机制和“五化”“五账”工作法,建立企业诉求分类处理机制,切实提升企业满意度。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建章立制,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切实维护企业合法权益。

(四)聚焦生态文明,推动绿色发展

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加强污染源综合整治,强化污染物协同控制和区域协同治理,确保空气质量持续改善。深入实施县城建成区黑臭水体治理攻坚,加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确保水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强化土壤污染源头管控,确保土壤环境质量保持稳定。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5%以上,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到70%以上。

强化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坚持不懈推进污染防治和矿山生态修复治理,实施五里庙坑塘水系综合整治工程。积极推进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项目,科学合理推进北汝河等河道综合治理。完成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试点县项目。争取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试点县、集体土地入市试点县。加大矿山企业修复治理力度,全年完成治理面积500亩以上。

扎实推进生态价值转化。深入推进“清四乱”专项行动,建立完善水利工程管护体制机制,保障水美乡村等工程永续发挥效益。科学开展国土绿化,加强南水北调中心总干渠生态保育带建设,完成新造林1200亩、森林抚育1.5万亩。深入实施碳达峰十大行动,完善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调控,落实碳排放交易机制。大力推动建筑节能、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发展,新建建筑中绿色建材应用比例达到70%以上。

(五)聚焦城乡融合,建设宜居新貌

持续推进城市建设。完成老旧小区改造4个,谋划启动老旧小区及配套道路改造11个,改造提升老旧街区4万平方米以上。建成投用安置房2128套,加快推进8万平方米公租房建设工作。全年新建街头游园、口袋公园4个以上、小微绿地5个以上,创建市级绿色社区3个。加快推进完成南体育场、高铁站前广场地下及地上停车场、人才公寓等项目建设。铺设供水管网22千米,改建城区供水管网3.2千米,提升疏浚城区雨水管网5.6千米,完成城区5条道路弱电入地工程。

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新建改建农村公路7条30公里以上。进一步完善城乡燃气管网建设,努力实现管网全覆盖。提升环卫保洁水平,乡镇生活垃圾分类完成50%以上。加快形成“一县一业”“一镇一特”“一村一品”产业发展格局。力争实现“三色经济”年产值达到100亿元以上,红牛为主的优质肉牛饲养量达到10万头,烟叶种植面积达到10万亩,绿色优质“果蔬菌”面积达到10万亩,带动群众就业10万人以上。完成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县建设任务。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六)聚焦民生福祉,厚植幸福底色

办好民生工程实事。持续规范实施重点民生实事工作。加快推进“教育倍增”工程,确保新建中学项目如期实施。实施2023年60套教师周转宿舍、农村义务教育薄弱环节能力提升等项目工程。推进县一高、二高、融通高中扩容改建,夯实新高考改革硬件基础。加大幸福院提档升级和管理,争取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建设覆盖率达到90%。加快妇幼保健院新址、中医院二期等重点项目建设,尽快实现搬迁投用。

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实现城镇新增就业6000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1050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370人。深入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5500人;创业培训500人,返乡农民工创业培训300人;返乡农民工创业辅导1800人,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入乡创业2550人。

加强社会安全管理。强化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压实安全生产责任,加大安全监管,坚决杜绝各类事故发生。积极创建省级法治政府示范县,着力建设更高水平法治郏县,全力深化“三零”创建工作,持续提升社会治理水平。统筹做好社会治理、信访稳定、基层“三保”、保供稳价、食品药品监管等领域工作,确保社会大局稳定。

各位代表,百舸争流奋楫者先,千帆竞发勇进者胜。做好2023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意义重大,任务艰巨。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贯彻中央、省、市各项决策部署,认真落实县委工作要求,自觉接受县人大监督,认真听取县政协意见和建议,踔厉奋发、勇毅前行,担当尽职、奋勇争先,为奋力谱写郏县高质量发展跨越赶超争先晋位新篇章而团结奋斗,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



版权所有:郏县人民政府     主办单位:郏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电话:0375-5161058 网站标识码:4104250001
ICP证号:豫ICP备17048361号-1  公安备案: 豫公网安备 410425020001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