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夫,我一直休息不好,躺床上翻来覆去地睡不着,恁给看看吧。”8月15日上午8点半,在郏县白庙乡马湾移民新村,郑州大学一附院神经内一科主任医师马兴荣,刚在义诊台前坐下,东城街道寨子社区朱金玲就走了过来。
经过一番详细询问和诊断,马兴荣给开了两种药。“郏县药房应该卖的有,这是我电话号码,如果买不到或者还有啥问题,随时联系我即可。”朱金玲临走时,马兴荣又叮嘱道。
当天,马湾新村变成了欢乐的海洋。由河南省委宣传部、省发改委、省教育厅、省科技厅等主办,平顶山市委、市政府协办,郏县县委、县政府承办的河南省2024年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集中在这里举行。
活动现场,前来义诊的除了郑大一附院,还有省人民医院、河南中医药大学一附院的医务人员,把脉问诊、详细体查、询问病史、开具药方或给出饮食指南,医务人员个个耐心温和。
“我颈椎不舒服,头昏昏沉沉的,他们给我进行了耳穴压豆,又进行了针灸,不到10分钟,神清目爽,我感觉很舒服,太神奇了。”马湾新村一女士在接受河南中医药大学一附院主任护师、硕士生导师费景兰治疗后,兴奋地说道。
活动现场,除了戏曲、舞蹈、铜器舞、河洛大鼓等让人如痴如醉的文艺表演外,来自宣传、文化、科技、卫生等领域的专家、文艺工作者、技术人员,为群众进行了科普宣传、法律咨询、健康检查,反电信诈骗、书法及非遗展示等服务,每一个摊位前都挤满了前来“赶会”的乡亲。
省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已历时27年,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 论述的具体体现,是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抓手,也是一项民生工程、民心工程。
近年来,郏县把开展“三下乡”活动纳入到乡村振兴总体部署,坚持把文化盛宴送到乡村院落,每年开展“文化进万家”活动100余场,送戏曲下乡50余次,放映公益电影4500余场次,发放养殖、种植类图书1万余册;坚持把科技知识带到田间地头,选派科技特派员10人,农业技术指导员70人,累计服务农户20万余人次;坚持把义诊药箱背进千家万户,在全国率先为乡镇卫生院配备集检查、化验、服务、宣传为一体的云巡诊车,累计开展基层巡诊义诊13万人次,有效解决了农村行动不便群众的就医困难,广大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显著增强。
“我们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在服务群众需求上持续用心用情用力,进一步把县域内更多资源系统集成、提档升级,切实为农民送欢乐、送知识、送健康,为农村办实事、办好事、解难事,为农业挖潜力、增活力、添动力,推动‘三下乡’活动向纵深拓展,让活动成果更多、更好、更持久地惠及广大农民群众,精心绘就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的美好画卷。”平顶山市委常委、郏县县委书记王景育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