郏县人民政府关于2022年法治政府建设情况的报告

作者:  来源:    发布日期:2023-03-17   点击次数:

 

关于2022年法治政府建设情况的报告

 

市人民政府:

2022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县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定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牢牢把握法治政府建设这一重点任务和主体工程,着力打造更高水平的法治环境,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良好法治保障。荣获全省法治县创建活动先进单位,行政复议工作受到司法部通报表彰,县公安交警大队被国家公安部记一等功,县人民法院被评为全省现代化诉讼服务中心建设示范法院。法治建设考核位居全市优秀档次。

一、2022年工作开展情况

(一)完善机制,提升能力,法治政府基础更加稳固

强化组织领导。一是健全领导体制。及时调整充实法治政府建设领导小组,组建高规格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指挥部严格落实法治建设定期报告制度。先后召开政府常务会4次,听取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汇报,研究部署年度述法、法治政府建设规划、行政执法协调监督体系建设等重点任务。召开法治政府建设创建工作推进会5次,安排部署全县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强力推进创建工作落细落实。二是突出规划引领。制定出台《郏县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2022—2025年)》《法治郏县(法治政府)建设考核方案》,为今后法治政府建设明确了目标,指明了路径。三是完善推进机制。将法治建设纳入了年度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年度目标考核体系,与经济社会发展同部署、同推进、同督促、同考核、同奖惩。在年度目标考核中,法治建设在综合绩效考核中占有4分权重,导向作用明显。

强化依法决策。一是健全制度机制。深入贯彻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制定出台《郏县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则》,夯实依法决策的制度基础。二是严格依法决策。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规定,统筹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等决策重点环节,推动依法决策、科学决策。在县城水系建设决策中,反复利用听证会、专家论证会、风险评估等手段对决策进行全方位会诊,综合多方意见,对水系规模进行合理调整,经合法性审查后,集体讨论定案,极大减少了投入和拆迁量,实现了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最大化。是从严管理规范性文件。全年制定规范性文件4件,全部按规定在河南省司法厅、人大立法平台进行报备。组织开展规范性文件清理1次,保留34件,废止3件,保证规范性文件的科学性、实用性。四是规范开展评估评价工作。对已出台的重大决策和规范性文件,常态化开展后评估工作,保证工作成效。先后对1项重大决策和4件规范性文件进行了决策评估,成效良好。五是依法推动政务公开。坚持“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依法落实《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方便社会和群众实施监督。全年依法公开政府信息2336条,受理各类政府信息查询和政务服务咨询2000余人次,受理公开申请39件、网民留言310件,办结率均为100%。

强化能力提升。一是制定年度学法计划。将学法列入县政府党组学习、县政府常务会议和政府系统学习的重要内容,先后组织学习了《审计法》《河南省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等常用法律法规,有效提升各级法治能力。二是全面开展学法活动。紧盯“关键少数”,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带头学法用法,持续强化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全县通过政府常务会开展学法6次,邀请市委党校教授开办习近平法治思想等专题讲座2次,累计开展各类法律培训67次,受训3300余人次,科级以上干部800余人次。三是组织开展能力测试。印发《郏县法治能力建设测评方案》,编印《应知应会基础知识手册》和《法治建设相关知识资料汇编》,常态化开展法治能力测试活动。累计组织集中测评活动17次,各单位自行组织测评活动30余次,各级政府工作人员法治能力持续提升。

(二)明确目标,强化落实,法治政府建设成效明显

    目标导向更加凸显。一是明确创建目标。将创建全省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县列入《法治郏县建设规划(2022-2025年)》,并结合全县工作实际,印发《郏县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工作方案》《平顶山市创建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郏县责任清单》等,明确创建工作的重点任务和具体目标,为工作扎实开展提供重要遵循。二是加强督导推动。组建法治政府建设专项督导组,对各乡镇(街道)、各单位目标任务落实情况和宣传氛围营造情况进行全方位督导,强力推动各项迎检准备工作扎实开展。先后开展督导活动11次,下发督导通知书35份,提出整改意见251条,所有问题全部整改到位,有力推动创建工作高质高效开展。

宣传工作持续深入。一是多维度深入宣传。在县政府门户网站开设法治政府创建工作专栏,及时发布工作动态,宣传创建工作。在全市率先制发《法润郏城、共享美好——致全县人民的一封信》,制作宣传小视频7期,通过云上郏县、各单位微信群等渠道广泛推送。在县高铁站、高速口、平郏快速通道、平宝路口等重点部位制作安装11处大型创建宣传牌,利用“村村通”客车站台设置法治建设公益广告67块,实现士何线、洛界公路、平郏快速通道、郑南西线等主干道全覆盖。设计印制创建宣传海报10000余份、宣传页15万份,制作安装横幅2300余条,播发法治建设流动信息4.1万余条,发送手机短信92万余条,实现法治政府创建宣传县域全覆盖。二是法治文化阵地建设成效明显。高标准建成县高铁站法治文化广场,积极谋划眼明泉、汝河湿地公园等法治文化阵地,全县累计建成法治文化阵地21个,其中法治文化广场13个、法治教育基地2个、法治长廊6个。三是扎实开展“八五”普法。制定出台《郏县法治宣传教育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年)》,深入开展“法律八进”活动。在全县校园开展法治副校长聘任工作,实现成建制学校全覆盖。全年开展普法宣传活动180余次、法治讲座50场,发放宪法、民法典等法律知识读本和宣传品12万份,受益群众20余万人次。组织开展法治政府建设、“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等宣传活动3次,开展网上问卷有奖答题活动3次,累计收集试卷13000多份,全社会学法、用法、遵法、守法的法治氛围更加浓厚。

依法行政更加规范。一是严格执行“三项制度”。督促各执法主体全面建立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规范行政执法程序。动态调整行政执法流程图,聚焦行政执法源头、过程和结果三个关键环节,全面促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提高行政执法质效。组织开展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先进单位评选活动,不断提升“三项制度”执行水平。二是全面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对全县34家行政执法主体重新进行审核公告,接受社会监督。创新采用“互联网+”方式,通过第三方权威法律服务平台“法治教育网”对全县1244名行政执法人员进行网上公共法律知识培训,有效提升执法证件管理质量。三是持续推进服务型执法。制定出台《关于深入推进服务型行政执法建设的指导意见》,就推进服务型行政执法的实施方式方法和实现路径提出具体要求。组织举办全县公务员行政执法人员专题培训班,开展全县服务型行政执法现场情境模拟比赛活动,进行服务型行政执法理论测试5次,各行政执法主体的执法能力和执法素养不断提高。四是强力推动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指导各行政执法单位明确法制审核主体、人员和审核范围,完善行政执法机关重大行政处罚决定备案审查工作机制,确保应审尽审。全县34家行政执法单位全部建立法制审核部门,法制审核人员55人,所有重大行政处罚案件全部按要求进行备案审查。五是严格执行行政执法回访制度。常态化开展执法相对人定期回访工作,建立工作台账,通过充分的解法释法和沟通回访活动,引导行政相对人认知错误,知法守法,支持法治建设。

政务服务全面提升。坚持把法治政府与服务型政府一起建设,同步推进,着力提升政府服务能力。一是动态调整权责清单。完成全县31个部门(单位)3219项行政职权编制任务,取消调整行政职权事项293项,新增行政职权事项322项并全部公示公开。二是积极推行告知承诺制。梳理告知承诺事项201项。组织全县40个职能部门的2131个审批服务事项入驻县行政审批服务大厅,一窗办理事项占比达100%审批服务事项“最多跑一次”实现率99%;不见面审批事项占比90%,承诺时限较法定时限压缩80%;1712个事项一日结,1212个政务服务事项实现24小时自助办理。三是全面落实便民举措。着力提升基层政务服务质量,梳理赋权下沉乡镇(街道)高频事项154项、村(社区)33项,在各乡镇(街道)统一规范设置“综合窗口”等8个服务窗口真正让群众办事不出乡村。创新开通“政银通办”邮储银行网点“就近办”事项101项,在全县15个乡镇(街道)设置18个农村信用社“社银一体化”服务网点,提升群众办事便捷度在县大数据服务和政务服务中心设置“有诉即应”窗口,真正做到有诉即接、有诉即应,帮助办事企业群众破解办理难题在全市率先建成政务服务全域预约智能导航“云叫号”平台,全面推行好差评制度,政务服务质效持续提升。连年荣获全市民呼必应工作先进集体、全市政务服务能力提升先进单位等。

(三)深化改革,注重创新,法治政府建设纵深推进

创新行政复议体制机制一是创新推动行政复议体制改革。严格按照“一级政府只设立一个行政复议机关”的工作要求,组建郏县行政复议咨询委员会,成立行政复议办公室,引进专业人才6人,推行“立审”分离机制,明确立案流程,简化审签手续,实现行政复议案件“应受尽受”。二是严格依法行政,最大限度减少复议诉源。所有重大行政决策和重大行政处罚案件,全部进行严格的合法性审查,确保决策和行政处罚案件合法规范。三是探索建立“案前3天调解模式”。推行案前化解,最大限度减少诉讼案件。2022年,全县共接到复议申请30起,立案19件,法定期限内结案率100%,复议后诉讼案件胜诉率100%。相关做法被省、市政府推广,行政复议工作受到国家司法部通报表彰。

创新推动行政执法监督。制定印发《郏县开展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工作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确定“全面推进、重点突破、分类实施”工作思路,以七大综合执法为重点,推动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工作。在县直34家行政执法主体中,全面建立法制审核和行政执法协调监督机构,建立和完善行政执法案件回访制度,选聘20名行政执法社会监督员,设立10个行政执法监督基层联系点,行政执法协调监督体系不断完善。率先制定出台《行政执法监督卡制度》,组织开展案卷评查互查活动,并将行政执法监督工作纳入了巡察工作重点内容,行政执法工作质效不断提升。

创新推进乡镇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按照乡镇梳理、县级确认、市级统筹的工作程序,梳理确定65项拟向乡镇赋权的行政执法权限事项报市政府统筹核定。按照乡镇“一支队伍管执法”的工作要求,制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设置标准和考核条件,下发《郏县乡镇平安建设办公室规范化建设工作意见》《关于开展乡镇综合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考核评估工作的通知》,对13个乡镇的平安建设办公室、综合行政执法大队的规范化建设进行全面评估,明确存在问题,推动整改提升。目前,全县13个乡镇的乡镇综合行政执法硬件及队伍建设已基本达到市定标准。

创新建立常态化府院联动工作机制。认真贯彻省、市政府关于府院联动的工作意见,建立县长为召集人的府院联动联席会议制度,印发《郏县常态化府院联动工作机制郏县府院联动联席会议办公室工作规则》,常态化规范推进府院联动工作,顺利完成省、市交办的两起涉及政府部门的生效判决履行工作。梳理出涉及党政机关未履行生效判决、行政机关败诉率高、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效果不佳等10大问题,常态化开展梳理与化解工作,全面提高行政争议化解能力。

创新提升基层治理水平。一是全面践行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成立郏县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专项行动领导小组,组建县、乡、村三级全覆盖的人民调解委员会,建成“377品牌调解室”377个,培育精品调解室115个,建立县乡两级专职调解员队伍421人。规范矛盾纠纷解决机制,确保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实效。全年排查矛盾纠纷5248起,调成5224起,调成率达98%,相关做法被河南省电视台法治频道和民主法制报专题报道,得到省、市领导批示肯定,省委改革办专期刊发推介。二是大力实施“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为377个行政村培养法律明白人1958名,在推动基层普法宣传、维护群众权益和化解矛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相关做法被河南法治频道专题报道。三是认真开展基层法治创建工程。累计创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乡镇”1个、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1个、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22个、市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32个,基层法治环境不断提升。

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虽然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上级要求和全县人民期待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一是法治宣传的力度和广度还不够。特别部分基层群众的法治意识、法治思维还有差距。二是领导干部的学法质量还需提升。个别领导干部学法不细致、不深入、不全面,运用法治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还需进一步提升。三是法治考核的力度还需加强。虽然考核作用取得了初步成效,但力度还不够大,导向性作用发挥还够不充分。四是行政执法水平还需提升。在服务型执法推广、行政执法协调监督体系建设方面力度还需加大,进一步完善提升。

三、下步工作打算

一是加快法治政府建设。进一步细化工作方案,明确工作责任和工作时限,高标准、全方位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为法治郏县和法治社会建设提供支撑和示范作用。二是全面提升依法决策能力。加大学习培训力度,推动法治能力培育工程,全面提升政府工作人员和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为依法决策、科学决策提供强有力的基础支撑。三是全面强化行政执法工作。健全完善高质量的行政执法协调监督体系,深入推进服务型行政执法,切实保障市场主体合法权益,着力打造优质的法治化营商环境,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四是规范推动府院联动工作。结合实际,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全面加强府院联动工作,更好促进司法行政良性互动,提升法治政府建设质量;坚定维护群众利益,提升社会治理效能。五是加大普法工作力度。统筹司法和行政执法、普法等方面力量,多层次开展普法活动,使法治意识更加深入人心,不断夯实法治建设工作基础。六是加大考核督导力度。建立法治政府建设督察考核队伍,进一步完善考核评介机制,发挥考核导向作用,在全县上下形成重视法治、厉行法治的良好氛围。

 

 

 

 

                                                           2023年3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