冢头镇位于郏县县城东北13公里处,因西汉薄姬衣冠冢得名,明清时期曾因商贸繁荣被称为"小上海"。该镇北临禹州市,东接襄城县,郑尧高速、金孟线公路和前石公路穿境而过,交通便利。全镇总面积57平方公里,辖35个行政村,51个自然村,总人口6.2万人。该镇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全国重点镇,包存有明清古建筑群,代表性建筑包括明嘉靖十三年(1534年)建造的蓝河七孔石桥,高祖刘邦的重要大将纪信、汉文帝之母薄姬、清朝诗人仝轨、近代抗日名将牛子龙等名人志士都出自冢头镇。境内李渡口村被誉为“明清建筑博物馆”,入选省级乡村康养旅游示范村,2020年被评为国家3A级景区。冢头镇坚持党建引领,坚持人民至上,坚持稳中求进,统筹安全发展,锚定“历史文化名镇、商业贸易重镇、特色经济强镇”的战略目标,聚焦基层党建、项目招引、乡村振兴、安全稳定四项重点工作,以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为载体,加快构建以冢头镇镇区为核心,以郑淅线为辐射的特色产业经济带和以蓝河为辐射的文旅融合经济带的“一核两带”高质量发展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