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制订依据及要求
(一)为规范学校的财务行为,加强学校的财务管理,提高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益,促进教育事业的快速、健康发展,根据有关的法律、法规和规章,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二)学校财务管理的基本原则: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财务规章制度;坚持勤俭办学的方针;正确处理教育发展需要和奖金供给的关系,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国家、集体、和个人之间的关系。
(三)学校财务管理的主要任务是:贯彻执行有关财务的法津、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合理编制收支预算;依法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加强核算,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加强资产管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对学校经济活动进行财务控制和监督;定期进行财务分析,如实反映学校财务状况。
(四)学校领导要以身作则,带头执行财经法规,教育教职工遵守财务制度,财经纪律,支持财会人员认具履行职责。
(五)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授意、指使、强令会计机构、财务联络人员伪造、变造会计凭证、会计帐簿和其它会计资料,提供虚假财务会计报告。
二、管理体制
(一)学校的财务活动在校长的领导下,由财务部门统一管理。
(二)财会人员要做到合理分工,明确职责,相互协作,相互监督,严格履行《会计法》所赋予的职责。
三、预算管理
(一)预算是指学校根据教育事业发展计划和任务编制的年度财务收支计划。
(二)预算编制要坚持“量入为出、统筹兼顾、保证重点、收支平衡”的原则。
(三)预算编制方法
1、收入预算,应参考以前年度预算执行情况,根据预算年度的收入增减因素和措施测算编制。
2、支出预算,根据学校开展教学及其他活动需要和财力可能测算编制。支出预算的编制,应在保证教学和行政管理人员工资的前提下,妥善安排其他各项支出。教职工的福利、补助在编制预算时要核定总额。
(四)学校报上级相关部门审核备案
(五)预算执行和调整:学校预算在执行过程中,财政补助收入和从财政专户核拨的预算外资金一般不予调整。预算出入较大,确需调整的按程序报批。收入预算调整后,相应调增或者调减支出预算。
四、收入管理
学校收入主要包括:
1、财政补助收入。即学校从财政部门取得的各项事业经费,包括教育事业费、教育费附加、医疗保险经费等。上述财政补助收入,应当按照国家预算支出分类和不同的管理规定,进行管理和安排使用。
2、上级补助收入。一般指上级拨入的非财政补助收入。
3、其他收入。即上述规定范围以外的各项收入。
五、支出管理
(一)支出是指学校为开展教学及其他活动发生的各项资金耗费和损失。
(二)学校支出包括:
1、事业支出,即学校开展教学及其他活动发生的支出。事业支出的内容包括补助工资、职工福利费、社会保障费、助学金、办公费、打印费、水电费、邮电费、设备购置费、修缮费和其他费用。
2、建设性支出,即学校用于建筑设施方面的支出,包括专项资金和社会捐赠等用于新建、改扩建建筑设施发生的支出。
(三)学校从有关部门取得的有指定项目和用途并且要求单独核算的专项资金,应当按照要求定期报送资金使用情况,项目完成后,应当报送资金支出决算和使用效果的书面报告,并接受有关部门的检查、验收。
(四)学校的支出应当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财务规章制度规定的开支范围及开支标准。
(五)学校要加强对支出的管理,各项支出应按实际发生数列支,不得虚列虚报,不得以计划数和预算数代替。
(六)学校购置物品,原则上须取得财税部门统一监制的收款票据,才能报销入帐。
(七)学校财务支出要实行“一支笔”审批制度。大额支出要按照上级的规定履手续。
(八)学校大额支出需经学校班子成员研究,并汇签联签单后报销。
(九)学校要定期公示学校财务支出,并坚持大额开支公示制度。
(十)在固定资产的管理上,学校应根据规定的固定次产标准,结合本校的具体情况,制定各种固定资产的明细目录。并将管理责任落实到人。
六、财务监督
(一)财务监督是贯彻国家财经法规以及学校财务规章制度,维护财经纪律的保证。学校必须接受国家有关部门的财务监督,并建立严密的内部监督制度。
(二)学校的财务监督包括事前监督、事中监督和事后监督三种形式。学校要根据实际情况对不同的经济活动实行不同的监督方式。
(三)学校的财会人员有权按《会计法》及其他有关规定行使财务监督权。对违反国家财经法规的行为,有权提出意见并向上级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反映。
2023年9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