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网河南11月30日电(记者 李天慧 周鑫) 推进数实融合新基建,赋能现代化河南新发展。11月30日上午,由河南省人民政府指导,河南省通信管理局、河南省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联合主办的2023河南省互联网大会在郑州开幕。河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刘尚进、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赵志国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刘尚进指出,当前,河南正处于由制造业大省向先进制造业强省迈进的关键时期,推进新型工业化、做强重点产业链是建设现代化河南的关键任务。河南省委、省政府全面实施数字化转型战略,统筹抓好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坚持“一转带三化”,大力发展智能制造,聚焦7大先进制造业集群、28个重点产业链,积极打造“5G+”“人工智能+”等应用场景,全面提升工业数字化水平,引领赋能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力争到2025年全省规模以上制造企业实现智能应用场景全覆盖,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进入全国第一梯队。他表示,河南省将全力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打造数字经济发展良好生态,为广大企业在河南发展提供全力支持。诚邀更多优秀企业和高端人才团队走进河南,共享数字经济发展机遇,在中原这片热土上创新创业、成就梦想。
赵志国表示,信息通信业作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基础性、先导性行业,要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全国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的全面部署,争做中国式现代化的排头兵、领头雁。坚持守正创新,以固本强基助力数实融合高质量发展。要夯实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聚焦千兆光网、5G、卫星互联网等重点领域,推动新一代网络基础设施体系化建设、规模化发展;要打造“5G+工业互联网”512工程升级版,加快推进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全方位支撑工业企业“智改数转网联”,培育壮大社会经济发展新动能。坚持底线思维,以高效治理保障数实融合高质量发展。强化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管理,强化企业主体责任,系统构建风险防范长效机制,深化部门间协同联动,打造政府管理、企业履责、社会监督、网民自律的综合治网格局。坚持对外开放,以互利共赢促进数实融合高质量发展。要积极参与全球数字治理和国际规则制定,深度参与全球分工体系,强化国内外产业链关联互动,深化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信息通信网络建设合作,构筑政策沟通、设施联通、产业融通、信息互通的国际化数字纽带。
开幕式上,围绕“省企战略合作、重点合作领域、重大合作项目”三个层面开展了集中签约活动。在省企战略合作层面,河南省人民政府与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签署了省企战略合作协议。在重点合作领域层面,平顶山等相关省辖市政府与省相关基础电信运营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务实推进数字化转型,赋能高质量发展。在重大合作项目层面,围绕提升河南省28个重点产业链现代化水平,省各基础电信运营公司与产业链盟会长单位、龙头企业进行了50余个项目的集中签约。开幕式同时举行了“2023年河南省5G应用征集大赛”颁奖仪式。
大会认真落实河南省委书记楼阳生“看了心动,回去行动”的观摩要求,结合河南省重点产业链数字化转型实际,创新举办“5G+工业互联网建设应用成果演示”,集中演示85个5G+工业互联网赋能新型工业化标杆项目和河南5G讲堂100余个典型案例,涵盖了新材料等7个产业集群、28个重点产业链和交通、农业、教育、医疗、泛在低空、5G-元宇宙、智慧城市、智慧养老、应急救援、工业园区等行业领域。通过5G应用、打造项目标杆、赋能产业数字化转型、投入关键要素、落地数字化应用场景等,实现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大会聚焦算力、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数实融合新基建发展,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郑纬民,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长余晓晖等知名专家学者为大会作主旨演讲。邬贺铨在题为《数智时代的网络技术》的主旨演讲中,结合当前经济、数智技术发展趋势,以大宽带、大连接、大数据、大平台、大模型和大智能为切入,充分论述数智时代下网络技术的发展方向,强调了大宽带大连接大平台大模型赋能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意义。郑纬民在题为《算力网络的关键是算力的互联与互通》的主旨演讲中,就我国算力现状及发展趋势作了详细介绍,对算力技术内涵与意义作了深入浅出的讲解。余晓晖作了题为《工业互联网驱动数实深度融合,支撑新型工业化发展》的主旨演讲,从工业互联网产业创新、数字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数字科技创新走向等多个层次,深刻论述了工业互联网对新型工业化转型的支撑作用。
2023河南省互联网大会会期2天,将于12月1日下午闭幕。会议期间将在郑州主会场和洛阳、许昌、鹤壁三地举办12场主题分会,内容涵盖5G赋能新型工业化、5G+工业制造高质量发展、数字化赋能新型工业化、工业互联网和标识解析体系、互联网企业创新发展、算力发展、人工智能等12个方面。
此外,大会还将举办“5G+工业互联网赋能重点产业链优化升级”“AI大模型助力产业创新应用”两场项目对接活动,通过项目路演、互动交流,更好搭建企业对接融合平台。
文章来源:营商环境看河南